DB4101∕T 116-2024 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建设规范(郑州市)
ID: |
74A48AC38B6F4349ABE2741C8FA86E6E |
文件大小(MB): |
0.21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1.040.11,CCS C 05 4101,郑州市地方标准,DB4101/T 116—2024,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建设规范,2024 - 08 - 16 发布2024 - 11 - 16 实施,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01/T 116—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1,5 床位设置1,6 专业设置2,7 设施设备2,8 人员资质和配置2,9 制度建设3,参考文献4,DB4101/T 116—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郑州市老年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1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康复医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鹏远、石书莹、张中建、张浩、汪桂琴、王少亭、刘永瑞、黄铁建、魏联杰、,董安琴、董献文、李立国、付珈珈、刘左右、张盼盼、李珍、宋利英、吴金格,DB4101/T 116—2024,1,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建设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床位设置、专业设置、设施设备、人员资质,和配置、制度建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103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WS 444.1 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第1部分:活动场所,WS 444.2 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第2部分:坐卧设施,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具备相应的诊疗科目、设施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提供老年医疗康复护理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3.2,护理型床位,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以及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膳食服务与人文关怀等服务的床位,4 基本要求,4.1 新建、改扩建中心应符合GB 51039 的要求,4.2 功能定位以社区、家庭服务为主,具备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专业诊疗能力,4.3 设置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的医疗机构应具备与中心服务相符合的科室设置,4.4 应建立健全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管理体系,制订并实施可行的管理规定、工作计划,建立管理,监测网络,4.5 应建立健全老年医疗康复护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规章制度等,有自评和持续改进措施,4.6 应建立健全与上级医疗卫生单位双向转诊机制,5 床位设置,DB4101/T 116—2024,2,5.1 设置康复住院床位总数20 张以上,每床建筑面积≥50 ㎡,每床净使用面积≥6 ㎡,床间距≥1.2m;,不设置康复住院床位的,应至少设立10 张日间康复床,康复医疗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00 ㎡,5.2 设置护理床位20 张以上,每床净使用面积应≥7 ㎡,床间距宜≥1.0m,卫生间面积宜≥4 ㎡,6 专业设置,6.1 应设置门诊诊室、病房、综合评估室。包括但不限于:普通内外科诊疗、口腔诊疗、老年综合征,诊疗、常见病诊疗、慢性病诊疗、中医药服务、院前急救、康复医疗、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辅具应用等专业科室,6.2 应建立保障业务服务需要的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药事、营养膳食和消毒供应等科室,7 设施设备,7.1 门诊、病区及相关公用场所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应符合WS 444.1 及WS 444.2 的要求,执行GB,51039 及GB 50763 的相关标准,7.2 功能区域至少包括接诊接待(包括入院准备)、治疗处置、康复治疗和生活辅助等,为预防流行,病发生设置的隔离区和观察区等应单独设置,7.3 应配备能够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等老年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信息化设施,7.4 基本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轮椅、转运床(或医用平车)、站立及行走辅助器、坐式体重计;,——报警系统、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输液泵、注射泵等;,——抢救设备至少配备气管插管设备、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等;,——鼓励有条件的中心设置辅助洗浴设备、电动护理床、自主转运装置等;,——应至少配备康复与中医康复基本治疗设备:康复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火罐、中药药浴、中药熏蒸,设备等;,——应配备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认知言语评定和作业评定等康复评定设备,8 人员资质和配置,8.1 人员资质,8.1.1 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应专业执业资格,8.1.2 药剂、检验、辅助检查和消毒供应部门应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1.3 非康复专业的临床或中医类别的医师、康复治疗师应具有6 个月以上、护士应具有3 个月以上,在综合医疗机构康复部门或者二、三级康复医院从事康复治疗工作或接受培训的经……
……